根据结构形式和传热方式的不同,主流石墨换热器可分为以下几类,其适用场景和特点差异显著:
类型 | 核心结构 | 优势 | 适用场景 |
块孔式石墨换热器 | 由若干块带孔的石墨块组装而成,流体在石墨块的孔道内流动并完成传热 | 结构紧凑、抗压强度高、耐高温(≤200℃)、换热效率稳定 | 高温、高压下的强腐蚀性流体换热(如化工反应釜的加热 / 冷却) |
管壳式石墨换热器 | 类似传统管壳式换热器,石墨管作为传热元件,壳程通载热体、管程通腐蚀性介质 | 传热面积大、易清洗、维护方便 | 中低温(≤150℃)、大流量的腐蚀性流体换热(如医药行业溶剂冷凝) |
板式石墨换热器 | 由多层石墨板叠加,板间形成流道,流体通过流道时实现逆流或错流换热 | 传热效率极高(逆流换热)、体积小、重量轻 | 低温(≤120℃)、低粘度流体的快速换热(如环保行业废水处理) |
喷淋式石墨换热器 | 石墨管管束垂直布置,管外喷淋冷却 / 加热介质,管内通被处理流体 | 操作灵活、适合处理易结晶介质 | 易结晶、易结垢流体的冷却(如冶金行业酸性废水降温) |
二、石墨换热器的核心优势与局限性
超强耐腐蚀性:石墨本身化学惰性极强,除强氧化性介质(如浓硝酸、高锰酸钾)外,可耐受几乎所有无机酸、有机酸及碱液,解决了金属换热器(如不锈钢、钛合金)在强腐蚀环境下易腐蚀泄漏的问题。
良好导热性:石墨的导热系数(约 100-150 W/(m・K))远高于陶瓷、塑料等耐腐蚀材料,接近部分金属,确保换热效率稳定。
化学稳定性高:长期在 - 20~200℃(部分耐高温型号可达 300℃)范围内使用,不会发生溶胀、老化或分解,使用寿命可达 5-10 年。卫生性达标:不透性石墨(经浸渍处理)无孔隙、无渗出物,符合医药、食品行业的卫生标准,可用于药品中间体、食品添加剂的换热。
机械强度较低:石墨材质脆性大、抗冲击和抗压强度有限(尤其是管壳式的石墨管),安装和运行中需避免剧烈震动或外力撞击。
不耐强氧化性介质:在高温、高浓度的强氧化剂(如 98% 以上浓硝酸、氯气)环境下,石墨易被氧化生成 CO₂,导致元件损坏。
温度适用范围较窄:常规型号最高使用温度不超过 200℃,超过后石墨的导热性和强度会显著下降,无法替代金属换热器用于高温工况(如锅炉换热)。
选型时需重点关注以下参数,确保匹配实际工况需求:
传热面积:根据换热负荷(Q=K×A×Δt,其中 K 为传热系数、Δt 为平均温差)计算,单位为 m²,需预留 10%-20% 的余量。
设计压力:管程(腐蚀性介质侧)和壳程(载热体侧)的最大允许压力,常规范围 0.2-1.0 MPa(块孔式可更高),需低于石墨元件的抗压强度。
设计温度:最高 / 最低使用温度,需结合石墨材质的耐热极限(常规≤200℃)和介质的沸点、凝固点。
传热系数(K 值):反映换热效率,与流体流速、粘度、石墨类型相关(如板式 K 值约 300-800 W/(m²・K),管壳式约 150-400 W/(m²・K))。
介质特性:明确被处理介质的腐蚀性(是否为强氧化性)、粘度(≤50 cP,高粘度易结垢)、是否含固体颗粒(需避免堵塞流道)。
设备需水平或垂直安装(按结构类型),底座需固定牢固,避免震动;与管道连接时需采用柔性接头(如四氟波纹管),减少应力传递。
首次使用前需进行水压试验:管程、壳程分别按设计压力的 1.25 倍试压,保压 30 分钟无泄漏方可投入运行。
介质入口需安装过滤器,防止固体杂质堵塞石墨孔道或划伤元件。
定期清洗:每 3-6 个月清洗一次流道,避免结垢(尤其是处理高粘度介质时),可采用低压水冲洗或中性清洗剂(禁止用强酸 / 强碱清洗石墨表面)。
泄漏检查:每周检查法兰密封面、接管处是否有介质渗漏,若发现泄漏需及时更换密封垫片(推荐四氟垫片或石墨复合垫片)。
避免超温超压:运行中严格控制温度和压力在设计范围内,禁止骤冷骤热(温度变化速率≤5℃/min),防止石墨元件因热胀冷缩开裂。
使用和采购时需符合以下国标,确保产品合规性:
GB/T 151-2014《热交换器》:通用换热器的设计、制造、检验通用标准,石墨换热器需满足其中的结构强度、密封性能要求。
HG/T 3188-2021《不透性石墨材料技术条件》:规定石墨元件的浸渍工艺、密度、抗压强度、气密性等指标(核心材料标准)。
HG/T 4079-2019《石墨换热器和冷凝器》:针对石墨换热器的专用标准,涵盖设计、制造、检验、验收及标志、包装要求。
化工行业:盐酸、硫酸的浓缩冷却,烧碱溶液的降温,合成氨工艺中原料气的冷却。
医药行业:抗生素、维生素生产中的溶剂冷凝,药液的加热灭菌(需卫生级石墨)。
环保行业:脱硫脱硝系统中吸收液的换热,酸性废水的降温处理。
冶金行业:有色金属冶炼中酸性电解液的冷却,电镀液的温度控制。
综上,石墨换热器是强腐蚀工况下的 “专用换热设备”,选型时需结合介质特性、工况参数及国标要求,同时做好安装维护,才能充分发挥其耐腐、高效的优势。